欧宝体育app|TOBU8韩国日本|周吉隆白手起家创办胶东兵工厂为提高八路军战斗


如今★ღ,东风导弹★ღ、战略核潜艇★ღ、航空母舰★ღ、隐形战斗机★ღ、大型预警机……这些大国重器的列装★ღ,使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ღ,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ღ。对军工部门的努力付出★ღ,广大国人有目共睹★ღ。以往人们对人民军队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印象中★ღ,而对于在战火中建立起的强大人民兵工则鲜为人知★ღ。其实早在战争年代★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自力更生建立起自己的兵工工业★ღ,研发制造了大批武器弹药供应部队★ღ,保障了作战的需要★ღ,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不朽功勋★ღ。本文特别为您介绍共产党员周吉隆当年白手起家创建兵工厂★ღ,开创胶东八路军兵工事业并取得非凡业绩的往事★ღ,带您一起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光辉历史★ღ。
有人觉得八路军土里土气★ღ,称之为“土八路”TOBU8韩国日本★ღ,其实八路军并不土★ღ,他们非常善于进行创新和创造★ღ。近年的研究发现★ღ,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建立了许多兵工厂★ღ,著名的有总部黄崖洞兵工厂TOBU8韩国日本★ღ、胶东根据地的兵工厂★ღ、晋察冀根据地的兵工厂等……他们生产了大批武器弹药装备部队★ღ,有力的支持了抗战★ღ。广大兵工人员千方百计克服困难★ღ,积极进行研发★ღ,创造出了很多武器★ღ,如轻型的“八一”式马步枪★ღ、平射迫击炮★ღ、改良型掷弹筒……等★ღ,还曾有过不为人知的世界级武器发明★ღ,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ღ。
周吉隆是八路军的一位传奇人物★ღ,他没有接触过武器★ღ,从未学习过兵工★ღ,却创建了两个兵工厂★ღ,组建了一个兵工厂★ღ,创办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正规工业化兵工厂★ღ,开启了人民兵工走向现代化的征程★ღ,为我军兵工事业做出了开拓性贡献★ღ;他领导研制了全球最早的现代榴弹发射器★ღ,开创了世界轻武器的新纪元★ღ,并为当今世界军队广泛使用★ღ,其理念和技术原理未来仍将继续沿用★ღ。
周吉隆★ღ,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东江乡大田周家村人★ღ,1914年出生★ღ,家中排行老四★ღ,其父亲经营铁器铺★ღ,家境殷实★ღ。他14岁跟着舅舅宋虎臣到青岛学习做生意★ღ,后来在中山公园内的农林事务所谋得公职★ღ,生活比较安逸舒适★ღ。周吉隆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ღ,1936年与中共地下工作者陈文其(北海银行创始人)相识后★ღ,被共产党的爱国救民思想所打动★ღ,决心追随共产党拯救民族危亡★ღ。“七七”事变后★ღ,全国人民奋起抗日★ღ,周吉隆也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ღ。由于青岛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ღ,他毅然辞去公职★ღ,返回黄县老家★ღ,寻找时机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ღ。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天福山发动武装起义★ღ,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简称“三军”)★ღ。各地党组织也纷纷组织武装起义★ღ,抗日烽火迅速燃遍胶东大地★ღ。1938年1月30日★ღ,范心然★ღ、仲曦东等领导黄县抗日救亡团在黄格庄举行武装起义★ღ,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简称“三军三大队”)★ღ。
1938年正月初六★ღ,周吉隆去四妹周吉贞家拜见妹夫丛鹤丹的母亲★ღ。午饭席间大家谈起了抗日救国的事情★ღ,仲曦东也在场★ღ。丛鹤丹在济南师范院校读书★ღ,共产党员★ღ,公开身份是“民先”队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ღ,他受领任务回家筹建抗日队伍★ღ,参与领导了黄格庄起义★ღ;周吉贞(现仍在世★ღ,105岁)也是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ღ;仲曦东是黄县救亡团领导成员★ღ,共产党员★ღ,黄格庄起义的领导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ღ。周吉隆的革命引路人陈文其也回到黄县★ღ,是“三军三大队”的领导人★ღ。
周吉隆这时才知道★ღ,自己苦苦寻找的队伍原来就在身边★ღ,他非常激动★ღ,坚决要求加入抗日队伍TOBU8韩国日本★ღ,并郑重表态★ღ:“这次回来我一定把青岛的公职辞掉了★ღ,那里虽然生活条件好★ღ,但是不能抗日救亡★ღ,我宁死不当亡国奴欧宝体育app★ღ!我回老家来就是为了参加抗日救国的队伍★ღ,你们一定要帮我实现这个愿望★ღ!”见周吉隆态度非常坚决★ღ,大家答应了他的要求★ღ。当天下午经仲曦东★ღ、丛鹤丹两人介绍★ღ,周吉隆正式参加“三军三大队”★ღ,如愿以偿的走上了抗日的革命道路★ღ。
随着抗日武装的扩大★ღ,部队的武器来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ღ。部队没有武器不能打仗★ღ,没有战斗也没有缴获★ღ,怎么办?不久这一难题随着周吉隆提出的富有创意的想法迎刃而解★ღ。
周吉隆此前并没有接触过武器★ღ,更没有制造过武器★ღ,但他是一个敢想★ღ、能干★ღ,勇于探索实践的天才式的开拓型领导人才★ღ,创建兵工厂的想法是在前往会场的路上★ღ,与相伴而行的同村人一番交谈引出的★ღ,从而开创了人民兵工新篇章★ღ。
1938年2月25日★ღ,周吉隆按照大队部的通知★ღ,到圈杨家参加干部扩大会议★ღ。清早出发★ღ,走到邻村大脉张家★ღ,碰到本村的铁匠周抡彦★ღ,他经常外出给人修理枪支赚钱★ღ。周抡彦问★ღ:“你到哪里去?”周吉隆答★ღ:“去归城”★ღ,接着反问★ღ:“你去哪里呢?”周抡彦说★ღ:“我到圈杨家★ღ。前些天我领人在那里给四区修理枪★ღ,昨天夜里游击队缴四区的枪★ღ,四区的人跑了★ღ,游击队把我们的工具扣下了★ღ,我想去要回来……”
两个人边聊天边骑自行车往前走★ღ。周吉隆问★ღ:“你那么有本事★ღ,能不能给游击队修枪?”周抡彦自豪的回答★ღ:“这容易★ღ,谁给钱就给谁修★ღ。我不光会修枪★ღ,还会做新的”★ღ。听了他的话★ღ,周吉隆心里怦然一动★ღ,忙问做枪都需要什么工具★ღ,周抡彦说★ღ:“铁匠铺的工具就够了★ღ,照着图做零件★ღ,没有图比着东西就能做出来”★ღ。周吉隆又问★ღ:“要是做的数量多怎么办”?周抡彦答复★ღ:“要有车床★ღ、铣床等机器设备★ღ,这些大的工厂里就有★ღ,照着图纸成批的做零件★ღ,再组装起来就行了”★ღ。周吉隆由此萌生了办兵工厂造武器的想法★ღ,继续问他做枪用什么材料★ღ,好不好买?要找些什么样的工人★ღ,需要多大规模的厂房……周抡彦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ღ。
周抡彦讲得很明白★ღ:“兵工厂造的枪好★ღ,是因为它的材料好★ღ。咱自家虽说没有那么好的料★ღ,做出的枪它也管用★ღ。”受他的启发★ღ,周吉隆心里基本勾画出兵工厂的蓝图★ღ。如果说陈文其是周吉隆的政治领路人★ღ,指引他走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ღ,周抡彦则是他兵工技术的启蒙者TOBU8韩国日本★ღ,启迪他开创了人民兵工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新局面★ღ。
由于心中有了底★ღ,在圈杨家扩大干部会议上★ღ,周吉隆胸有成竹的发言★ღ:“要打日本鬼子★ღ,必须得有武器★ღ。没有武器怎么办?我们就建立兵工厂★ღ,自己造枪造炮打鬼子”★ღ。他的这个想法★ღ,得到参会者的一致赞同★ღ,博得了与会大队领导的赞赏★ღ,主要负责人范心然同志尤为支持★ღ。当天大队部就研究决定欧宝体育app★ღ,由周吉隆负责★ღ,在圈杨家村筹建兵工厂★ღ,随即委任他担任厂长★ღ,此时周吉隆参军才仅仅二十天★ღ。
周吉隆带领周抡彦★ღ、周抡奎等人★ღ,开始了兵工厂的创建工作★ღ。创办兵工厂★ღ,面临着诸多困难★ღ,一要开办资金★ღ,二要技术人才★ღ,三要生产设备★ღ,四要原材料★ღ。周吉隆带领大家★ღ,在大队领导的支持下★ღ,想方设法克服了重重困难★ღ,建立起圈杨家兵工厂★ღ。
对周吉隆的革命工作★ღ,全家人都极力支持★ღ,有时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ღ。年迈的父母在陪同掩护周吉隆执行任务的途中★ღ,被龙口日军特务机关抓捕TOBU8韩国日本★ღ,老父亲遭受酷刑身负重伤★ღ,出狱后即辞世★ღ;二婶在后寨兵工厂反扫荡时被日军子弹击中★ღ,因伤势恶化不治离世★ღ;二女儿周培德则是“狼嘴里剩下的孩子”★ღ,数次从狼口下逃出小命★ღ;三姐夫因配合周吉隆执行任务被大连的日军抓进监狱★ღ;岳父家多次为抗日提供了大笔的金钱资助……
兵工厂缺乏资金怎么办?亲人们首先伸出了援助之手★ღ。老父亲掏出了一笔钱(数目现不详)★ღ,并许诺铁器铺的物品只要需要★ღ,可以随时取用★ღ;妻子孙绍先也大方的从首饰费里拿出了二百块大洋交给丈夫★ღ,这些都无偿捐给了兵工厂★ღ。有了这些大洋★ღ,再加上大队领导范心然个人借到的五百元★ღ,才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ღ。家人捐款的事★ღ,周吉隆一直没有讲★ღ。许多人对五百元钱就能开办兵工厂感到很奇怪★ღ,周吉隆女儿也很疑惑★ღ。
周吉隆辞世后★ღ,孙绍先才告诉女儿★ღ,家里边为了兵工厂拿出了好多钱★ღ,是周吉隆自己不对人说★ღ,也不让家里人说★ღ,怕人家说闲话★ღ。在那个年代★ღ,大家都是比谁做出的贡献大★ღ,比谁为党为人民奉献多★ღ,甘于奉献★ღ,乐于奉献★ღ。做了贡献怕别人不知道拿出来炫耀★ღ,那是思想觉悟低的表现★ღ,被大家瞧不起★ღ。周吉隆是老资格的团级干部(1938年)★ღ,觉得党员干部的家属为党为人民做这些事情理所应当★ღ,所以不准家人对别人讲★ღ。
兵工厂缺乏技术力量★ღ,周吉隆一度为此犯愁★ღ。有一次夜里回家★ღ,老父亲对周吉隆说★ღ:“孩子★ღ,要干兵工厂★ღ,必须得有好师傅★ღ。从前我在龙口经营铁业时★ღ,认识一位老师傅★ღ,此人以前在沈阳的兵工厂干过★ღ,如果你愿意用他★ღ,我可以推荐★ღ。”周吉隆非常高兴★ღ,第二天赶紧回部队请示★ღ,大队领导极为重视★ღ,立即同意将师傅请过来★ღ。为了抗日大业★ღ,老父亲不顾年迈★ღ,亲自乘汽车赶到龙口★ღ,登门将老师傅于鸿春请到了部队★ღ。
于鸿春是掖县(今莱州)人★ღ,曾在沈阳的东三省兵工厂干过多年的技师★ღ,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操经验★ღ。东三省兵工厂盛时有上万台机器设备★ღ,职员1000多名欧宝体育app★ღ、工人2.5万余人★ღ,不惜工本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ღ,具有规模大★ღ、设备优★ღ、技术新★ღ、重研发的特点★ღ,产品质量优良★ღ,为当时国内一流兵工厂★ღ。杨宇霆督办兵工厂时★ღ,该厂成立了科学研究会★ღ,各厂厂长和技师作为委员★ღ,定期组织活动★ღ,经常聘请欧美一流兵工专家前来授课★ღ;还办有《东三省兵工厂科学研究会》杂志★ღ,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兵器研发技术等★ღ,以加强本厂技术研究工作★ღ。因此★ღ,于鸿春的技术能力当时在胶东八路军首屈一指★ღ。
“九一八”事变后★ღ,因为东三省兵工厂的规模大★ღ,设备较本土更为先进★ღ,日军便将大部分的火炮★ღ、枪械★ღ、全部掷弹筒以及配套弹药的生产交由该厂负责★ღ,改称“奉天造兵所”★ღ。日军侵华战场使用的武器和弹药很大部分是由该厂生产的★ღ。中国规模最大欧宝体育app★ღ、设备最先进的兵工厂沦为侵略者的得力工具★ღ,既是极大的悲哀★ღ!更是莫大的讽刺★ღ!★ღ!
于鸿春后来得知本厂生产的武器被日军投入中国战场★ღ,感到很痛心★ღ。因不满自己制造的枪炮被用来屠杀同胞★ღ,他逃离兵工厂回到山东★ღ,在龙口的铁工厂谋生★ღ,与经营铁器的周吉隆父亲结识后非常投缘★ღ,交情匪浅★ღ。“七七事变”后他失业在家★ღ,如今见老友亲自上门邀请出山★ღ,“三军三大队”要建立兵工厂★ღ,厂长就是老友的儿子★ღ,老人心动了★ღ。看在多年交情的颜面★ღ,出于民族大义★ღ,于鸿春自愿参加了抗日队伍★ღ,成为圈杨家兵工厂的核心技术骨干★ღ。
于鸿春的理论基础扎实★ღ,实践经验丰富★ღ,懂得设计★ღ,精于操作★ღ,是个难得的全能型技术人才★ღ,周吉隆任命他为总技师★ღ,负责全厂的技术工作★ღ,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指导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ღ。如技术骨干孔宪义研制手榴弹★ღ,费了好长时间也没做好★ღ,经他改进两道工序后仅用了12天便取得成功★ღ,造出了体积小★ღ、重量轻★ღ、破片匀★ღ、威力大的新手榴弹★ღ,单兵可携带八个(老式仅带四个)★ღ,很受战士欢迎★ღ;由他设计制图★ღ,造出用于各种子弹胎模的压力平台十余台★ღ,使圈杨家兵工厂可以制造不同规格的子弹……在于鸿春指导下★ღ,圈杨家兵工厂自规划设计★ღ、安装设备到成品出厂★ღ,很快就取得效益★ღ,技术人员的兵工专业能力得到很大提升★ღ。
为了召集技术工人★ღ,周吉隆发动私营工厂的工人到兵工厂工作★ღ,有很多铁工厂的工人加入了兵工厂★ღ;又到各村镇去召集铁匠★ღ、木匠等工匠参与★ღ;还招募了一些在外地军阀兵工厂★ღ、修械所工作的技术工人★ღ。由于诚心纳贤★ღ,在很短时间内★ღ,就聚集了一大批有专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加兵工厂★ღ。
在招集人员的同时★ღ,周吉隆想方设法四处筹措机器设备★ღ,大队领导为此专门调拨了一个班的兵力跟随他行动★ღ。黄县的经济较为发达欧宝体育app★ღ,拥有许多工厂★ღ,机器设备多是进口的新设备★ღ。周吉隆看到永源铁工厂设备齐全★ღ,拥有一批技术人员★ღ,具有制造机件的条件★ღ,与大队领导研究后决定★ღ,从永源铁工厂开始★ღ,征借私营企业的机器设备★ღ。周吉隆广泛向私营企业主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ღ,强调“爱国不分先后★ღ、不分贫富”★ღ,号召大家“有人出人★ღ,有钱出钱★ღ,齐心协力打鬼子”★ღ,动员人们将设备借给兵工厂★ღ,并承诺抗战胜利后归还★ღ。
广大企业爱国热情高涨★ღ,纷纷献出机器设备★ღ。在抗日救国精神感召下★ღ,永源铁工厂的全体技术人员带着本厂的机器设备加入了兵工厂★ღ。在“一切为了抗战”的目标下★ღ,各种设备集中到圈杨家★ღ,共拥有钻床★ღ、刨床★ღ、大小车床等机械加工设备26部★ღ、柴油机4台★ღ、汽油机1台★ღ,发电机1台★ღ,翻砂设备4套以及电焊设备等★ღ,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生产能力★ღ。
原材料的来源主要有外购★ღ、群众捐助等途径★ღ。招远金矿的日本人撤走后★ღ,矿山生产设备被群众哄抢★ღ。周吉隆带人分头做群众的工作★ღ,众人听说是打鬼子用★ღ,纷纷捐出★ღ,兵工厂花费极少的代价就购置了一大批材料★ღ,能造2000支枪管和多门迫击炮筒★ღ。爱国企业还捐献了一批工具和钢材等物资给兵工厂★ღ。周吉隆委托北巷子爆竹铺★ღ,买到一批硝★ღ,又通过该铺的关系★ღ,买到两千余斤硫磺★ღ,解决了炸药的原料★ღ。没有发射药就采用电影胶片代替★ღ,试验成功后★ღ,委托私商从烟台一次购进旧影片五百斤★ღ,可以批量生产发射药★ღ。又从龙口等地购进了大批工具和材料★ღ,使兵工厂具备了开工的条件★ღ。
为了早日投产★ღ,周吉隆带领大家采取边安装★ღ、边调试★ღ、边投产的方法★ღ,安装一台设备就调试一台★ღ,调试好就立即启用★ღ,因此所有的设备都在很短时间内取得效益★ღ。如制造迫击炮时★ღ,总技师于鸿春设计图纸★ღ,尚未设计完毕★ღ,就由宋海盛去车炮筒★ღ,申文山去车附件……等到全部设计图纸绘制完成★ღ,这门迫击炮也差不多制造完毕★ღ。从这里可看出于鸿春的设计水平高超★ღ,工人们的操作技艺扎实★ღ,兵工厂的机器设备比较精良★ღ,显示出机械化生产的高效率★ღ。
圈杨家兵工厂生产的这批迫击炮★ღ,技术图纸是由于鸿春设计的★ღ,炮筒原料是锻造的实心圆钢—柴油机大轴★ღ,工艺为世界兵工业的主流技术—深孔加工技术★ღ。由于红军时期的官田兵工厂没有制造过火炮★ღ,因此这批迫击炮是我军兵工史上生产的第一批75毫米以上大口径迫击炮(1934年兵工泰斗刘鼎奉方志敏之命在闽浙赣苏区洋源兵工厂研制生产出人民兵工史上第一批35毫米迫击炮)★ღ。
从此以深孔加工技术用实心钢材加工炮筒成为胶东兵工厂的基本技术★ღ。因用料精良★ღ,工艺先进★ღ,该批迫击炮的质量非常优良★ღ。自开始筹措建设★ღ,到全厂生产武器成功★ღ,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实际上建设的当月即生产出武器★ღ,两个月是指全厂范围生产)★ღ。在大队领导的支持下★ღ,在亲人们的帮助下★ღ,周吉隆团结全厂干部职工★ღ,经过一番艰苦奋斗★ღ,终于实现“自己建立兵工厂★ღ,自造武器打鬼子”的兵工梦★ღ。这是周吉隆创建的第一个兵工厂★ღ。
1938年5月★ღ,胶东特委和“三军”总部到达黄县★ღ。“三军三大队”领导范心然把兵工厂的创建和生产情况向“三军”负责人宋澄同志做了全面汇报★ღ。宋澄充分肯定了圈杨家兵工厂的工作★ღ,对其表示赞赏和支持★ღ。
为了全面加强兵工厂的政治工作领导★ღ,“三军”总部派来周绍明到圈杨家兵工厂担任政委★ღ。按照我军建制★ღ,团级以上单位编配政委★ღ,因此圈杨家兵工厂为团级编制★ღ,厂长周吉隆为团级干部★ღ,时年仅24岁★ღ。此时的圈杨家兵工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ღ,技术工人200多人★ღ,已经生产出一批武器交付部队★ღ。为提高兵工产品质量★ღ,全面加强工厂的管理★ღ,周吉隆在厂部以下设立了机工★ღ、木工★ღ、子弹★ღ、地雷★ღ、手榴弹★ღ、翻砂★ღ、烘炉★ღ、钳工等八个工种部★ღ,并根据每个工人的技术特长★ღ,进行了精细分工★ღ。
机工部负责车迫击炮筒★ღ、枪管★ღ、枪槽★ღ、大栓和枪机等★ღ;木工部加工枪托和手榴弹柄及刻制翻砂模型★ღ;子弹部承担研制★ღ、生产子弹和迫击炮弹的任务★ღ;翻砂部负责铸造迫击炮弹壳★ღ、手榴弹弹体★ღ、地雷壳★ღ;地雷部研制生产地雷★ღ;手榴弹部研发制造手榴弹★ღ;烘炉部专司铁工品的加工★ღ;钳工部负责制造和维修步枪★ღ、机枪等★ღ。通过精细分工★ღ,工人们各负其责★ღ,兵工厂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ღ。因为厂房不够使用★ღ,又在院下村设立了分厂★ღ。6月初★ღ,“三军”总部修械所并入圈杨家★ღ;中旬★ღ,蓬莱二路修械所合并过来★ღ;7月下旬★ღ,将掖县三支队修械所合并★ღ,兵工厂规模日益壮大★ღ。
1938年7月20日(农历6月23日)★ღ,是黄县的火神节★ღ。周吉隆组织兵工厂将生产的迫击炮★ღ、步枪★ღ、手榴弹★ღ、地雷等武器在河滩上进行公开试射展示★ღ。于鸿春★ღ、周抡彦★ღ、孔宪义等生产者亲手操作武器★ღ,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ღ,枪炮齐鸣★ღ。在一波接一波的轰鸣声中★ღ,自造的武器经过试射全部取得成功★ღ,其中迫击炮的射程超过了3000米★ღ,颇为可观★ღ。全厂工作人员欢欣鼓舞★ღ,围观的广大群众也拍手称快★ღ。
1938年9月★ღ,“三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12月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ღ,均简称“五支队”)★ღ。下旬★ღ,周吉隆调到五支队任军需处采运科科长★ღ,负责从敌占区采购急需物资★ღ,开始了隐蔽战线的工作★ღ。
周吉隆领导创建圈杨家兵工厂的数月时间里★ღ,边建厂★ღ,边试制★ღ,边生产★ღ,共造出七五(75毫米)迫击炮6门★ღ、八二(82毫米)迫击炮2门★ღ,炮弹800余发★ღ;七九(7.9毫米)步枪200支★ღ;子弹★ღ:用铜元压制弹头再灌铅★ღ,把电影胶片剪碎添加氯酸钾等药剂制成发射药★ღ,共计生产了单打一★ღ、六出子等子弹2000余发★ღ,七九(7.9毫米)★ღ、六五(6.5毫米)步枪子弹10000余发★ღ,手枪子弹1000余发★ღ;生产手榴弹5000余枚★ღ,50磅电引火地雷100余颗……
出厂产品一律正规化★ღ:手榴弹按号排列★ღ;步枪★ღ、迫击炮除打钢号外★ღ,还打生产厂标记★ღ,包装箱上都排号并标记出厂年★ღ、月★ღ、日★ღ;七九步枪每箱12支★ღ,子弹每箱500发★ღ,手榴弹每箱60个★ღ,地雷每箱2颗★ღ,迫击炮附有铁制驮架……另外还修理长短枪600余支★ღ,复装了5万发子弹★ღ,为地方政府生产了油印机等一批物资★ღ。周吉隆创建的圈杨家兵工厂★ღ,从人才★ღ、技术到生产制度等方面★ღ,都为未来胶东兵工事业的大规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ღ。
当年底★ღ,圈杨家兵工厂发展到拥有职工500多人★ღ,机器设备50余台★ღ,形成了月生产迫击炮十几门★ღ、炮弹500发★ღ、七九(7.9毫米)步枪80支★ღ、子弹5000余发(胶东直到1946年才生产出合格的黄铜弹壳★ღ,此前生产的铁质弹壳合格率低)★ღ、手榴弹5000枚和50磅电发火地雷200颗的生产能力★ღ。与大型兵工厂比★ღ,这些算不了什么★ღ,可对于一群半路改行搞兵工的人来讲★ღ,这样的成绩非常了不起★ღ。工人们为赞扬兵工厂还编出了顺口溜★ღ:“机器隆隆响★ღ,电灯明又亮★ღ,造枪又造炮★ღ,支前打胜仗★ღ!”
1939年1月下旬★ღ,日伪军数千人进攻蓬(莱)黄(县)掖(县)根据地★ღ,圈杨家兵工厂奉命紧急转移★ღ,把大部分设备和物资挖深坑埋藏起来★ღ,随队带走一部分★ღ,剩下的带不走的连同厂房一起烧掉★ღ。看着亲手建起的兵工厂陷入浓烟烈火中★ღ,工人们悲痛万分★ღ,泪流满面★ღ,一步三回头★ღ。圈杨家兵工厂西迁后改称五支队第一兵工厂★ღ,以后虽有变化★ღ,但一直称第一兵工厂★ღ,直到1949年结束历史使命★ღ。圈杨家兵工厂自创建到撤离★ღ,历时仅一年★ღ,已经初具规模★ღ,发展很好★ღ,如此规模★ღ、如此先进的兵工厂在我军过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ღ,这是胶东兵工厂的第一个兴盛时期★ღ。
周吉隆创建的圈杨家兵工厂是胶东根据地第一个兵工厂★ღ,也是八路军第一个正规兵工厂★ღ,它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正规工业化兵工厂(未经过修理所阶段)★ღ,全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ღ,为我军兵工事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ღ。红军时期的官田兵工厂是人民兵工事业的开端★ღ,圈杨家兵工厂则可以认为是人民兵工事业走向现代化的开端★ღ,周吉隆也成为人民兵工现代化的开创者之一★ღ。
圈杨家兵工厂的创建发展★ღ,验证了毛泽东主席的名言“世上无难事★ღ,只要肯登攀★ღ。”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ღ,只要坚持科学的态度★ღ,采取科学的措施★ღ,动员一切可以协调的力量★ღ,就能克服面临的困难★ღ,实现预期的目标★ღ。
胶东兵工厂建立以后★ღ,不断努力研发生产出各种武器装备部队★ღ,其研制武器的简要概况为★ღ:1938年5月圈杨家兵工厂以深孔加工技术用实心圆钢制造82毫米★ღ、75毫米迫击炮★ღ,生产七九(7.9毫米)步枪★ღ、50磅电发火地雷★ღ、手榴弹★ღ、各式子弹★ღ、迫击炮弹★ღ;1939年9月★ღ,蓬黄战区兵器厂研制成功采用高低压发射原理的35毫米榴弹发射器★ღ,这是世界最早的现代榴弹发射器★ღ;1940年兵工一厂批量生产100毫米迫击炮及炮弹★ღ。
1941年7月★ღ,兵工三厂批量生产捷克式轻机枪★ღ;因资料缺失兵工三厂批量生产35毫米榴弹发射器时间不详★ღ;1942年5月兵工一厂生产100毫米加重迫击炮弹(威力相当于150毫米炮弹)TOBU8韩国日本★ღ,9月兵工二厂用缴获的山炮炮筒制造出一门平射炮★ღ;1943年兵工一厂批量生产无烟火药★ღ、烈性硝化甘油炸药★ღ,当年秋天定型生产仿日式50毫米掷弹筒★ღ。
1944年2月兵工二厂干部职工参照画报上的“九二步兵炮”图片★ღ,奋战两个多月★ღ,试制成功一门80毫米的平射炮★ღ,并生产出“开花”★ღ、“穿甲”两种炮弹★ღ,在攻打水道据点的战斗中大显威风★ღ,后来被军区司令许世友命名为“牙山炮”★ღ。
1945年工业研究室研制了信号弹★ღ、燃烧弹★ღ、烟幕弹和定时炸弹等武器★ღ,批量生产信号弹★ღ、燃烧弹★ღ;2月兵工二厂生产特种炸弹支援城市地下武装斗争★ღ;8月兵工厂进行专业化生产大调整★ღ,一厂生产机枪和炮弹壳★ღ;二厂负责制造大口径迫击炮和炮弹★ღ,试制★ღ、修理平射炮★ღ;三厂专门制造子弹★ღ;四厂负责生产八二迫击炮弹★ღ;五厂制造无烟火药★ღ、高级炸药和多种主要化学原料……
1946年6月★ღ,三厂对子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ღ,产能提高到每天生产4万发子弹★ღ;9月二厂试制两门150毫米重迫击炮★ღ,试射取得成功……
突击生产保胜利★ღ。1947年2月★ღ,兵工二厂接到突击生产100毫米加重迫击炮弹(弹体加长★ღ,装填炸药数量增加一倍★ღ,威力相当于150毫米炮弹)的任务★ღ。由于生产的难度较大★ღ,技术人员对弹体的设计进行了改进★ღ,使射程提高到3000米以上★ღ,然后组织工人加班进行突击生产★ღ,到5月共生产1万多发交给部队★ღ。兵工四厂3月刚完成7000发八二迫击炮弹★ღ,在4月初又接到一个月内突击生产3万发的命令★ღ,是该厂月生产能力的四倍半★ღ。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ღ,全厂上下齐心协力★ღ,大搞技术革新★ღ,很多工序的工效提高达几十倍★ღ,最少的也提高数倍★ღ。全体人员苦干加巧干★ღ,日夜加班加点赶工★ღ,终于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3万发炮弹的生产任务★ღ,交付给华东野战军部队★ღ。这两批炮弹都在6月的孟良崮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ღ,受到华野指挥部的表扬……
胶东兵工厂对革命战争的贡献到底有多大?从战争年代的电报中就可略见一斑★ღ。1947年8月23日★ღ,陈毅★ღ、粟裕致电谭震林★ღ、许世友★ღ:“胶东为我全军军事供应之主要基地★ღ,冀鲁豫亦部分供给★ღ,如果敌向胶东腹地进犯★ღ,对我战争供应影响甚大★ღ。”8月26日★ღ,陈毅★ღ、粟裕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强调★ღ:“华野数十万部队之炮弹★ღ、炸药及子弹供应★ღ,至少十分之七依靠胶东★ღ。”几十万大军频繁作战所消耗的弹药★ღ,无疑是一个巨大数字★ღ,依靠缴获是无法满足的★ღ,必须有坚强的军工生产才能予以充分保障★ღ。由此可见★ღ,胶东兵工厂当年拥有非常强大的生产能力★ღ,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军队★ღ,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ღ。
在日伪大举进攻下★ღ,1939年3月★ღ,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撤离黄县★ღ。军需处采运科长周吉隆随后方司令部转移到莱阳县张戈庄★ღ,又返回蓬莱★ღ、黄县★ღ,负责将疏散的物资集中运往莱阳★ღ。周吉隆联系上蓬黄战区(胶东特委负责保卫蓬黄掖根据地的军事机构★ღ,存在时间较短)指挥部政委曹漫之★ღ,调拨了马德胜一个武装中队的兵力供他支配★ღ。
周吉隆带队经过圈杨家时★ღ,听村民说日军每天派两辆卡车来拉八路兵工厂的物资★ღ,已经运了三天★ღ。得知这一消息★ღ,他马上命令部队发动当地的自卫团员★ღ,破坏了附近通往龙口公路上的桥梁★ღ,使敌人汽车无法通过★ღ;又在旁边修了便桥★ღ,方便群众通行★ღ。此举阻止了日军盗运兵工厂的物资★ღ,为后来恢复军工生产打下了基础(西迁的圈杨家兵工厂改成兵工一厂★ღ,多次组织数百人回到圈杨家村搬运物资)★ღ。曹漫之听说这件事后★ღ,对周吉隆的做法非常欣赏★ღ,立即向上级协调把他调到蓬黄战区工作★ღ,负责创办兵工厂★ღ。
周吉隆没有回五支队交接★ღ,送马德胜中队归建时被直接留下来★ღ。这次建厂面临的困难更大★ღ,一是无完整的设备★ღ,圈杨家的设备掩埋了一批★ღ,运走了一批★ღ,被日军破坏一批★ღ,搞到完整的机器很困难★ღ;二是缺乏技术力量★ღ,圈杨家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随军西迁★ღ,其他的流失各地★ღ;三是敌人据点环绕周边地区★ღ,生存环境非常险恶★ღ;四是没有原料和工具★ღ,都要到敌占区去购买★ღ;五是工人畏难情绪严重★ღ,都不愿意来兵工厂工作★ღ。建厂的困难就像大山横在面前★ღ,周吉隆没有屈服★ღ,迎难而上★ღ,最终克服重重困难★ღ,完成了建厂任务★ღ。
周吉隆了解到工人的家大都住在经济较发达的敌占区及周边★ღ,就冒着敌人搜捕的危险★ღ,挨家挨户亲自到工人家里去做工作★ღ,以自己的经历进行现身说教★ღ。“现在的日子确实很苦★ღ,整天担惊受怕★ღ,这些是谁害的?都是日本鬼子害的★ღ!我原来在青岛有很好的工作★ღ,日子过得挺滋润★ღ,可是我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参加八路军?就为了打鬼子★ღ!不把日本鬼子赶出去★ღ,咱中国人就别想过上好日子……”将心比心地聊天★ღ,深入浅出地讲道理★ღ,把工人们一个一个说通★ღ,陆续来到兵工厂工作★ღ。
圈杨家厂总技师于鸿春因为年老体弱★ღ,不能长途跋涉★ღ,没有随厂西迁★ღ,只好隐居民间★ღ,周吉隆派人到处寻找都没有找到他★ღ。后来周吉隆找到老父亲★ღ,才想出办法★ღ。老父亲跟于鸿春交情很深★ღ,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ღ,猜出了他的隐身之所★ღ。周吉隆按照老父亲的指点★ღ,果然找到了于鸿春★ღ,请他到新建的兵工厂工作★ღ。周吉隆开始还担心于鸿春不愿意回来★ღ,哪知道他很干脆★ღ:“你们回来了?咱们就继续造枪炮打鬼子★ღ!”一点口舌都没费★ღ。
兵工厂分到两台被破坏的车床★ღ,两位同志忙了半个月将其修复欧宝体育app★ღ,能够使用★ღ。上级还分配了一台柴油机★ღ,工人们连安装加调试★ღ,费了一个月才整好★ღ,可是买不到柴油★ღ,就买来点灯用的煤油作燃料★ღ,勉强开机使用★ღ。
因没有条件★ღ,无法生产铸铁★ღ,造不了迫击炮弹★ღ。周吉隆等人找到当地的吕老头★ღ,他带着两个徒弟专门给农民接犁尖★ღ,动员他们师徒三人参加了兵工厂★ღ。有了人就能想出办法来★ღ,没有炉自己造★ღ,没有鼓风机就自己制★ღ,土法上马★ღ,终于生产出了可用的炮弹材料★ღ。
周吉隆带领大家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ღ,在栖霞县路家沟村(今栖霞市松山镇北路家沟村)★ღ,重新建立了一个30多人的兵工厂——蓬黄战区兵器厂★ღ。这是周吉隆创建的第二个兵工厂★ღ。
当地没有原料★ღ,就托人到被日寇占领的烟台等地购买欧宝体育app★ღ,再就是部队作战时缴获★ღ。路家沟的脚夫王世五帮兵器厂购买材料★ღ,他在烟台买到六根可以制作六五迫击炮筒的圆钢★ღ,一根重达140斤★ღ,太重了运不出来★ღ,六根需要三头强壮的大牲口才能驮走★ღ。周吉隆请示指挥部★ღ,因为兵器厂没有原料生产武器★ღ,所以领导指示不惜代价★ღ,只要能运回来就行★ღ。财务部门专门拨了一笔款子交给王世五★ღ,买了三头大骡子★ღ,把圆钢装在盛麸皮的麻袋里驮了出来★ღ。出城时先花钱将站岗的伪军买通★ღ,过岗哨检查时敷衍一下就放行了★ღ。150多华里的路程★ღ,王世五牵着三头骡子走了将近两天★ღ,才将这六根圆钢炮料运回兵器厂★ღ。
周吉隆还通过当地的党员姜德科★ღ,委托本村的脚夫在烟台买到了200余斤电影胶片★ღ,用牲口驮了回来★ღ,可供批量生产发射药★ღ。外购的每样生产原料都是这样大费周折★ღ,得来十分不易★ღ!这些生产原料到位后★ღ,工人们高兴的说★ღ:“我们有了料★ღ,终于可以开工啦★ღ!这6门迫击炮很快就能打响了”★ღ。
因为前方急需迫击炮★ღ,指挥部连续催问了两次生产情况★ღ。在烧煤油的柴油机动力差★ღ,修理的车床状况不太好★ღ,加工效率很低的情况下★ღ,为了保障前线★ღ,周吉隆带领大家开动脑筋★ღ,采用了“歇人不歇机器”的办法★ღ,将工人们分成白班和夜班★ღ,两班人员日夜不停连轴转★ღ,用一个月时间就造出4门六五迫击炮★ღ,炮弹200余发★ღ,交付部队使用★ღ。在路家沟这段时间共生产六五迫击炮6门★ღ,炮弹800多发★ღ,刺刀2000多把★ღ,修理枪支数百枝★ღ,复装子弹上万发★ღ,成了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ღ。
由于和国民党军蔡晋康部的统一战线关系破裂★ღ,我军无法在栖霞县境内立足★ღ。蓬黄战区兵器厂八月下旬接到指挥部命令★ღ,立即转移到艾山后大庵庙盖厂房建兵工厂★ღ。周吉隆带领全体工人迅速赶到大庵庙展开了大规模建设★ღ,两个月时间内即建成厂房130余间★ღ,在荒无人烟的深山沟里建起了配套比较完善的兵工厂★ღ。
大庵庙厂房完工后★ღ,1939年11月★ღ,五支队第一兵工厂奉命迁来★ღ。该厂有数百名工人★ღ,又找地方政府动员了民夫1000余人参与★ღ,搬迁声势浩大★ღ。他们采用驴驮★ღ、马拉★ღ、人抬的方式搬运机器★ღ、物资★ღ,队伍拖得很长★ღ,前面出发的人马已经赶到了大庵庙★ღ,后尾还未动身★ღ。搬迁过程中曾发生亡人事故★ღ,因为机器太沉重了★ღ,搬运的民工相互之间配合没有衔接好★ღ,把人压到了机器下面★ღ,等把机器抬起来人已经压死了★ღ。大家擦干眼泪★ღ,默默将死者收殓起来★ღ,继续搬运机器前进★ღ。这个五支队第一兵工厂就是圈杨家兵工厂西迁平度以后组建的★ღ,后来又返回蓬黄根据地★ღ,有很多人是周吉隆的老部下★ღ。该厂迁到大庵庙后即与蓬黄战区兵器厂合并★ღ,组建新的第一兵工厂★ღ,五支队任命周吉隆任厂长★ღ。这是周吉隆组建的一个兵工厂★ღ。
可能在搬迁过程中混入了敌特★ღ,兵工一厂迁到大庵庙没多久★ღ,数千日伪军就从烟台出动进行大扫荡★ღ,目标直指兵工厂周围地区★ღ。得知敌情后★ღ,周吉隆带领大家(政委尚未到任)迅速行动★ღ,把机器设备都埋藏到山洞里★ღ,为防止敌人破坏★ღ,每个洞口都埋上一批地雷★ღ;将工人分散到周围的村庄去★ღ。由于进行了疏散★ღ,日伪军只是将兵工厂的厂房烧毁★ღ,设备并没有受到损失★ღ。
日军找不到兵工厂就疯狂烧杀周围的村庄★ღ,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很大★ღ。为保护群众★ღ,周吉隆冒着生命危险★ღ,毅然树立了两块八路军兵器厂的标志碑★ღ,刻上自己的名字★ღ,意在告知日军★ღ:八路军兵工厂就在这里★ღ,厂长是周吉隆★ღ,你们不要再找老百姓的麻烦★ღ。标志碑树立以后★ღ,群众的损失大为减少★ღ,也给后世留下了历史的证据★ღ,周吉隆却成为日军的眼中钉★ღ。
敌人的连续扫荡导致兵工厂一个多月未开工★ღ。周吉隆等人研究后决定★ღ,将兵工厂迁到艾山南麓的栖霞县后寨村★ღ,根据敌情开工★ღ。天寒地冻不便排雷★ღ,待天气转暖后大家挖出大庵庙山洞埋藏的机器★ღ,翻山越岭几十里运到后寨★ღ。其中有一些设备因为埋藏的太好了★ღ,他们自己都没有找到★ღ,因为埋有地雷★ღ,大家不敢乱动★ღ,就只能留到大山里★ღ。这段时间里★ღ,工人们拿着枪★ღ,背着零件★ღ,在农户家里装填子弹★ღ,组装手榴弹★ღ、迫击炮弹★ღ,边战斗边坚持生产★ღ。
经几个月筹划★ღ,才将机器设备全部安装完毕★ღ。正准备开机动工★ღ,1940年6月1日★ღ,日军又集中两千多兵力开始进行大扫荡★ღ。周吉隆组织全厂工人将刚安装好的设备又埋藏起来★ღ。这次敌人采用车轮战术★ღ,不同单位的日军一队接着一队不分昼夜地轮番搜索★ღ,持续进行了七八个昼夜★ღ。周吉隆厂长和王本贤政委为保卫兵工厂★ღ,带领工人在周围的山头上也与敌人周旋了七八个昼夜★ღ。兵工厂在这次扫荡中损失惨重★ღ,埋藏的机器设备大部分被日军挖出★ღ,能拿走的被拿走★ღ,搬不走的被全部破坏★ღ。五支队首长担心兵工厂的安危★ღ,派于得水团长带领主力部队一千多人前来支援★ღ,经过艰苦奋战★ღ,粉碎了日军的扫荡★ღ。
六一大扫荡后★ღ,周吉隆正考虑怎样挖出大庵庙那批埋藏的机器设备★ღ,弥补日军扫荡造成的设备损失★ღ,上级来了命令★ღ,调他到胶东区党委工作★ღ,担负筹建北海银行造币厂的重要任务★ღ,从此周吉隆离开了兵工战线★ღ。
第一兵工厂的编制一直沿用下来★ღ,胶东兵工厂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到九个专业厂和一个制造部★ღ,各厂骨干大都与一厂有历史渊源★ღ。1949年★ღ,第一兵工厂拥有职工886人★ღ,机器设备150台★ღ,因解放战争取得胜利★ღ,兵工厂面临转业而进行限产★ღ。到九月份停产时★ღ,仅生产掷弹506700发★ღ,掷弹筒2553具★ღ。年底★ღ,第一兵工厂光荣完成了其十一年的历史使命★ღ,奉命移交地方★ღ,部分人员转到徐州继续从事兵工生产★ღ。
胶东的兵工厂不但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ღ,还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领导干部★ღ。建国以后★ღ,胶东兵工约两千名职工调往全国各地继续从事兵工事业★ღ,很多人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ღ;其他的一万人转到地方各个行业参与国家建设★ღ。据八十年代末不完全统计★ღ,曾经在兵工三厂工作过的2000人中★ღ,走出了厅局级领导70多人★ღ,县处级领导300人★ღ,中级以上职称300多人★ღ,专业技术骨干1000人以上★ღ;从工业研究室走出部级领导2人(化工部长秦仲达★ღ,煤炭部长徐今强)★ღ,厅局级领导54人……
蓬黄战区兵器厂在大庵庙建设厂房时★ღ,在周吉隆的领导下★ღ,采用老办法★ღ,边建设★ღ,边安装★ღ,边调试★ღ,边生产★ღ,已经开始部分运作起来★ღ。虽然条件异常艰苦★ღ,但仍然研制成功了新式武器——榴弹枪★ღ。这是在路家沟时研究设计的新武器★ღ,在大庵庙试制出来进行试验★ღ。
当时胶东八路军没有可以对付日军的碉堡炮楼等工事的平射炮★ღ,部队迫切希望兵工厂想办法解决★ღ,而兵器厂此时物质条件极端匮乏★ღ,仅能生产少量的迫击炮★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ღ。厂长周吉隆为此难题常常难以入眠★ღ。必须得想办法解决★ღ!周吉隆于是经常找总技师于鸿春探讨研究技术问题★ღ,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ღ。等把大正十一式37毫米平射炮★ღ、九二步兵炮★ღ、八九掷弹筒这几种可供仿制时参考的武器详细的研究完以后★ღ,周吉隆心里明白★ღ,就兵器厂这几台老旧机器设备的家底★ღ,和原材料极端匮乏的物质条件★ღ,是无论如何也造不出来平射炮的★ღ。
因此选择了退而求其次★ღ,拿出一种代替的措施来应急★ღ,榴弹发射器就是这种应急情况下的产物★ღ。周吉隆同于鸿春详细研究完日军的八九式掷弹筒后★ღ,对八九式榴弹的高低压发射原理极感兴趣★ღ。科学活动的实践证明★ღ,在技术创新上★ღ,想象力有时比技术能力更重要★ღ。富有想象力的周吉隆加上理论和技术基础扎实的于鸿春★ღ,兵器厂想不出成绩都难★ღ。靠着于鸿春在东三省兵工厂打下的功底★ღ,在富有创新意识的周吉隆的启发引导下★ღ,两人一个善出新奇主意★ღ,一个擅长设计计算★ღ,经过通力合作★ღ,终于创造出抵肩发射榴弹的新式武器35毫米榴弹发射器★ღ。
根据高低压发射原理大幅度减小后座力这个特点★ღ,周吉隆提出大胆的思路★ღ,把掷弹筒的炮筒加长★ღ,装上肩托护木★ღ,搞出一种新的武器★ღ,使其具备相当的直射距离★ღ,部分解决平射的难题★ღ。于鸿春经过详细计算后★ღ,发现这个思路可行★ღ。经过一番计算和综合衡量★ღ,周吉隆★ღ、于鸿春等人将新武器的口径选定为35毫米★ღ,当时他们将这种武器命名为“榴弹枪”★ღ。
在周吉隆领导下★ღ,研制榴弹枪的工作很顺利★ღ。于鸿春按照周吉隆“简单实用能制造”的要求★ღ,根据兵器厂实际情况★ღ,设计出发射器★ღ,35毫米榴弹★ღ,榴弹的机械引信★ღ,绘制好图纸★ღ,等待时机制造样机进行实弹试验★ღ。搬到大庵庙以后★ღ,各部门按图操作★ღ,很快就全部完成成品制作★ღ,经过试验取得了成功★ღ,证明技术思路完全正确★ღ。这是人民兵工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ღ。人民兵工厂不仅会按照设计好的图纸制造武器★ღ,还能根据部队的需要★ღ,完整的自主设计从引信★ღ、弹药★ღ、到发射器的一整套武器系统★ღ,设计制造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系统★ღ,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ღ。
榴弹发射器的研制成功★ღ,显示出于鸿春在理论方面的深厚造诣★ღ,具有世界级的水准★ღ。掷弹筒只能曲射★ღ,榴弹枪既能曲射又能直射★ღ,在直射范围内可以像步枪一样直接瞄准射击★ღ,大大提高了榴弹的命中率★ღ,使兵器的性能有了突破性的飞跃★ღ,让步兵拥有了强大的面杀伤火力★ღ。这是一种具有全新理念和功能的身管武器发明★ღ,开创了世界轻武器的新纪元★ღ。
“……在大庵庙厂房尚未建成时★ღ,不得不先去等待★ღ。但掌握随盖房随安装设备★ღ,在此紧张时期★ღ,努力完成了两门六五迫击炮★ღ,并试制四支榴弹枪★ღ,它的射程达600公尺★ღ,后因引火复杂★ღ,须待改进★ღ,再批量生产★ღ。”(根据周吉隆手稿回忆)
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提到现代榴弹发射器的名称——榴弹枪★ღ,也是现代世界军工生产史上首次提到这种武器★ღ,它的研制周期还不到两个月★ღ,研发速度举世罕见★ღ。榴弹与发射器进行了投产前的各项测试★ღ,因引信构造复杂不能规模化量产★ღ,榴弹的供应无法保障★ღ,所以榴弹枪未能投入批量生产★ღ。业内人士知道★ღ,机械引信体积越小制造难度越大★ღ,兵器厂当时的物质条件确实难以解决★ღ。无独有偶★ღ,数十年后解放军的八七式榴弹发射器也在引信上卡了好长时间★ღ,可见兵器厂当年遇到的困难多么巨大★ღ。后来胶东的兵工厂摒弃了复杂的机械引信★ღ,以特制导火索加雷管做成简易定时引信★ღ,生产出大批榴弹★ღ,保障了战斗的需要★ღ。
周吉隆这篇回忆文章被中共烟台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纂的《胶东兵工》一书收录★ღ,于1993年出版★ღ。周吉隆为人敏于行而讷于言★ღ,习惯多做少说或做了不说★ღ,尤其本人及家庭所作的贡献★ღ,极少去讲★ღ。做为八路军第一个正规兵工厂的创建者★ღ,周吉隆具有独到的眼光★ღ,对于榴弹枪这样一种自己曾经倾注了大量心血★ღ,亲自组织领导兵器厂独立研发成功并装备部队★ღ,后来又撤装的新型武器★ღ,他觉得应该在轻武器当中占有一席之地★ღ;而且八路军发明的这种新式武器的功能和作用都非常独特★ღ,在世界兵器史上也应该有一定的历史地位★ღ,所以专门提了这件事★ღ。由于被撤装★ღ,有关榴弹枪的技术档案和资料★ღ,在恶劣的战争环境未能保存下来★ღ,导致有关的历史研究出现空白★ღ。
周吉隆写回忆录时已经回乡务农几十年★ღ,并不知道我军还未立项的榴弹发射器的任何情况★ღ。榴弹发射器在当年仅有少数科研机构和个别领导知道★ღ,部队并不知道这种武器★ღ。作为一名赤胆忠心跟党走★ღ,把一切献给党的共产党员★ღ、团级老军人★ღ,一位为国家舍生忘死★ღ,建立了不朽功勋的革命功臣★ღ,如果不是亲身经历★ღ,他绝不会杜撰出无人知晓的“榴弹枪”的概念来吹嘘自己★ღ。在1993年《胶东兵工》一书出版时★ღ,当年的老兵工战士有很多还在世★ღ,没有人敢对“榴弹枪”的叙述提出异议★ღ,可见历史上确有其事★ღ。今天的山东蓬莱艾山大庵庙★ღ,还留存八路军兵器厂的遗址★ღ,周吉隆当年树立的两块标志碑有一块仍然保留着★ღ。
周吉隆厂长辞世二十多年后★ღ,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一名会员在博物馆发现那件造型奇特的榴弹发射器★ღ,遍寻全国查访不到其来历★ღ,最终在老厂长的这篇回忆录里找到了答案★ღ。
目前全球公认的世界第一种现代榴弹发射器是美国的M79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ღ,由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研制★ღ,1960年底装备美国陆军★ღ,1962年投入越南战场★ღ,士兵们对使用效果感到很满意★ღ。解放军在六十年代接触过越军缴获的M79榴弹发射器★ღ,仅供科研单位研究★ღ;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ღ,该武器的杀伤威力给解放军留下深刻印象★ღ。借鉴外军的装备经验★ღ,1987年解放军开始研发自己的榴弹发射器★ღ,于九十年代列装★ღ,本世纪初各种新型榴弹发射器不断装备部队★ღ。
不为世人所知的是★ღ,八路军才是现代榴弹发射器的线年★ღ,胶东蓬黄战区兵器厂就在周吉隆厂长的带领下★ღ,在全世界率先研制出榴弹发射器★ღ,实现了世界军工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ღ。周吉隆等人独辟蹊径★ღ,在全世界第一个将高低压发射原理应用于步兵肩射武器★ღ,减小了发射后坐力(跟步枪差不多)★ღ,发射与大口径身管同口径弹药★ღ,实现了大口径武器的抵肩发射★ღ,使步兵拥有了便携的小型火炮般的面杀伤火力★ღ,是一个极富天才的发明★ღ,为世界首创★ღ。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其贫乏的时期★ღ,八路军兵工厂的技术人员竟有如此超前的创意★ღ,确实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ღ。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的口径为35毫米★ღ,这在步兵武器当中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口径★ღ,在当时既没有什么参照物★ღ,也没有外部技术援助★ღ,完全是独立自主设计的新产品★ღ。美国M79榴弹发射器与八路军产品相比★ღ,虽然在构造上存在差异★ღ,但采用的也是高低压发射原理★ღ,也是单兵发射★ღ,也是直射曲射两用★ღ,可在时间上却要晚二十年以上★ღ。从其装有两脚架和厚重的身管来看★ღ,它定位的是一种压制性的支援武器★ღ,与M79填补火力空白的设计理念不同★ღ。在射程指标上★ღ,八路军榴弹枪为600米★ღ,是M79的1.5倍★ღ。
这时的八路军兵工厂还不能生产无烟发射药★ღ,只有用电影胶片制作的简易发射药(爆发力差★ღ,导致武器射程近)★ღ,可见生产条件的艰难★ღ,这大大限制了武器的性能★ღ。假如有质量优良的火药和炸药★ღ,它的射程将会更远★ღ,威力会更强大★ღ。如此恶劣条件竟然创造出世界超前的先进武器★ღ,八路军兵工人员的创新精神确实令人赞叹★ღ!
从现存的榴弹枪实物来看★ღ,其构造很简单★ღ,看不出有多高的技术水平★ღ,这是设计师于鸿春的高明之处★ღ。此时的兵器厂★ღ,原材料只有当地土产的熟铁和生铁★ღ,于鸿春根据当时的物质条件进行设计★ღ,有什么条件就用什么条件★ღ,因为再好的设计造不出来等于没有★ღ。其“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上”的创新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ღ。
从大庵庙铺开120余间厂房的摊子来看★ღ,周吉隆准备大干一场★ღ。当时还有计划★ღ,即在35毫米榴弹枪的技术基础上★ღ,再研制出一种中大口径的新型低膛压平射炮★ღ,使用高低压发射原理的炮弹★ღ,结构类似于大正十一年式70毫米曲射步兵炮★ღ,以直射火力攻击目标★ღ,基本能满足部队的需要★ღ,不过其构造相对简单★ღ,技术难度低★ღ,制造较为容易★ღ。其技术特点在于八九式掷弹筒相当于缩小版的大正十一年式70毫米曲射步兵炮★ღ,技术改进后诞生了35毫米榴弹发射器★ღ,按照类似的思路★ღ,研发70毫米以上新型低膛压平射炮并非难以逾越的鸿沟★ღ。若这个计划成为现实★ღ,将极大的改写胶东抗战乃至中国抗战的历史进程★ღ!可惜的是★ღ,于鸿春这位技术精英在日军连续发动的数次针对兵工厂的扫荡中下落不明★ღ,后续改进工作未能进行★ღ,榴弹发射器的性能也没有新的提高★ღ,新型火炮更是无从谈起★ღ,从而成为历史的遗憾★ღ!
由于八路军榴弹发射器有使用需求★ღ,后来进行了批量生产★ღ,但具体生产数量不详★ღ。因他人无能力进行改进★ღ,生产时使用的还是1939年于鸿春设计的图纸★ღ。由于它的结构比捷克式轻机枪简单得多★ღ,很容易加工★ღ,所以生产的数量较多★ღ。量产的榴弹枪有实物留存下来★ღ,珍藏在烟台市博物馆★ღ,编号为“119”★ღ,而且可以肯定这不是最后一件★ღ,可见其产量比较可观★ღ。以胶东八路军兵工厂四十年代初贫乏的物质条件★ღ,这样大口径的武器能有如此规模的产量★ღ,确实令人感到震惊★ღ。根据武器上“崑嵛厰造”的生产标识铭文★ღ,再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知道★ღ,展出的这件榴弹枪生产时间在1941—1944年间★ღ,由位于昆嵛山区的第三兵工厂制造★ღ。
显而易见★ღ,八路军胶东军区的部队列装了一批榴弹发射器★ღ,并持续了数年时间★ღ。由于它的榴弹比炮弹小★ღ,爆炸威力小★ღ,所以影响很小★ღ。以胶东军区不到十个团的部队几年里配备不到千件的数量★ღ,与多年来全军成千上万装备的掷弹筒相比★ღ,实在是太少了★ღ。因为榴弹发射器的构造和性能独具一格★ღ,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比较独特★ღ,只有亲自使用过才能体会到这种武器的独特优点★ღ,所以撤装后有一批被使用它的部队珍藏起来★ღ。
1964年★ღ,当年曾经使用过该型武器的烟台军分区首长★ღ,命令部队从当年的收藏中挑选出保存最好的这具榴弹枪★ღ,当作珍贵的革命文物移交给博物馆★ღ,明确地标明这是八路军胶东兵工厂制造的“榴弹枪”★ღ,也叫“双腿步枪式榴弹小炮”★ღ。此时M79型榴弹发射器装备美军不到4年★ღ,投入越南战场才两年★ღ,尚不为世人所知★ღ。从榴弹小炮的称谓就可以看出★ღ,它当时的功用就是一门班组使用的发射榴弹的小型火炮★ღ,其射程和威力要比M79强悍得多★ღ。
烟台军分区的历史沿革清晰★ღ,就是从1942年下半年胶东军区成立的第二军分区★ღ,到后来的北海军分区★ღ,以后又延续下来的部队★ღ。按每团3营★ღ,每营3连★ღ,每连3排★ღ,每排3班★ღ,每班配备1具榴弹发射器计算★ღ,装备一个团大约90具左右★ღ。“119”的编号对应的正是位列第二的北海军分区独立团装备的号码★ღ,因此胶东军区的八路军作战部队曾经装备了榴弹发射器★ღ,其具体数量不详★ღ。由于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的材质为不耐磨损的熟铁★ღ,所以其在训练★ღ、战斗中的损耗相当大★ღ,这也是其存世极少的原因★ღ。1950年北海军分区改为莱阳军分区★ღ,1958年莱阳军分区迁到烟台改为烟台军分区★ღ。1964年★ღ,烟台军分区将榴弹枪转交博物馆★ღ。
该型榴弹发射器是一种缺乏平射炮情况下的应急手段★ღ,它不可能取代火炮★ღ;抗战胜利后胶东部队缴获接收了大批步兵炮★ღ、山炮★ღ、野炮★ღ、榴弹炮等列装部队★ღ;八路军没有填补手榴弹与迫击炮之间火力空白区的意识★ღ,近战歼敌的思想让它无用武之地★ღ,所以应急用的该型兵器很快便被撤装了★ღ。
从胶东兵工厂用深孔加工技术制造迫击炮★ღ、研制榴弹发射器等事例可以看出★ღ,科技就是生产力★ღ,科技就是战斗力★ღ!胶东兵工厂的发展历程表明★ღ,创新推动技术进步★ღ,创新提高部队的战斗力★ღ!没有创新就没有根据地的大发展★ღ。人才在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ღ,那些掌握核心秘密的核心人才对事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ღ。于鸿春在扫荡中失踪★ღ,可能是日军掌握了有关情报★ღ,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行动★ღ,其目的就是为了阻碍八路军兵工技术的发展提高★ღ。前几年伊朗的核技术专家一再被暗杀★ღ,也正源于此★ღ。在1944年研制“牙山炮”时★ღ,虽然八路军兵工技术人员开创精神十足★ღ,但能明显看出核心技术人才匮乏的窘境★ღ。
榴弹发射器的问世不仅是发明一种新式武器★ღ,还创造了武器多用途使用的新理念★ღ,只是八路军没有来得及充分挖掘便匆匆撤装★ღ;新的理念后来被美军在战争中发挥的淋漓尽致★ღ,并被世界各国军队所接受★ღ。榴弹发射器被誉为“步兵手中的大炮”★ღ,是一种强悍的面杀伤武器★ღ,从非自动发展到半自动乃至全自动★ღ,从单发到低射速再到高射速★ღ,被用来对付有生力量★ღ、攻击各类火力点★ღ、打击轻装甲目标……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泛★ღ,发挥的作用独特★ღ,主要国家军队均装备了大量各式榴弹发射器★ღ,不但单兵携带★ღ、车辆装载★ღ,还有直升机搭载和水面舰艇携载★ღ,成为重要的战斗支援武器★ღ。
2018年8月★ღ,全国政协办公厅主管的《纵横》杂志发表《抗战军工回忆★ღ:胶东第一兵工风云录》一文★ღ,从国家层面认可了胶东八路军兵工厂制造出世界最早现代榴弹发射器(高低压抵肩发射的)这一历史事实★ღ,确认圈杨家兵工厂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正规工业化兵工厂★ღ。
圈杨家兵工厂的创建发展以及胶东兵工事业发展壮大的历史★ღ,充分验证了毛泽东主席的至理名言★ღ:“世间一切事物中★ღ,人是第一可宝贵的★ღ。在共产党领导下★ღ,只要有了人★ღ,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ღ。”
平凡铸就伟大★ღ,英雄来自人民★ღ!榴弹发射器不是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国之重器★ღ,但在轻武器中则拥有相当的地位★ღ,它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ღ,是部队不可或缺的轻型支援武器★ღ,其高低压发射的原理和多用途使用★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沿用★ღ。鉴于榴弹发射器这种武器在世界上的装备情况和它所发挥的作用★ღ,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八路军榴弹枪具有非同一般的历史意义★ღ:
一★ღ、它用实物证明了八路军是现代榴弹发射器的最早发明者★ღ,还原了历史事实★ღ,改写了我国兵工史和装备史★ღ,改写了世界军工史★ღ。
二★ღ、“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独创的(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所广泛使用的)武器发明★ღ,其理念和原理在未来仍将继续沿用下去”★ღ。这是胶东兵工人为世界武器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ღ,也是人民军队的光荣和骄傲★ღ!
在它的身上★ღ,充分展现了胶东八路军兵工人员不畏艰险★ღ、开拓进取★ღ、勇于创新的开创精神★ღ;更展现出英雄的胶东人民身上迸发出的那种激情澎湃的奋斗精神★ღ。
淳朴伟大的胶东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ღ:除了胶东军工做出的突出成绩★ღ,还有红色乳娘哺育素昧平生的革命后代★ღ;输送几十万两黄金资助党中央和其他根据地★ღ;五十万胶东子弟入伍参加人民军队★ღ;280万人次翻身农民踊跃支前……
从战争年代起★ღ,胶东人民用汗水★ღ、鲜血和生命铸造了“崇正尚真★ღ、精忠报国★ღ,责任担当★ღ、无私奉献★ღ,党群一心★ღ、军民同德★ღ,血肉相连★ღ、生死与共★ღ,开拓奋进★ღ、敢为人先”的宝贵精神财富★ღ,这些精神财富伴随胶东人民一路前行★ღ,打败日本侵略者★ღ,赢得革命的胜利★ღ,走进社会主义建设★ღ,走进改革开放★ღ,走进新时代★ღ,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ღ,走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延伸阅读★ღ:官田兵工厂★ღ,又称中央红军兵工厂★ღ,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直属兵工厂★ღ,被誉为“人民兵工始祖”★ღ。它由白石红军修械厂★ღ、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修械所和红三军团修械所等单位与1931年10月合并而成★ღ,厂址位于江西省兴国县莲矿区官田村★ღ。该厂初期有250多人★ღ,200 多把锉刀★ღ,100多把老虎钳★ღ,4把打铁炉★ღ。1932年获得2台车床★ღ,1台30马力发电机★ღ,1台鼓风机★ღ,人数最多时约1000人★ღ,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时停产结束★ღ。该厂共修配4万多支步枪★ღ,制造40多万发枪弹★ღ、6万枚手榴弹★ღ、5000颗地雷★ღ,修理2000多挺机枪欧宝体育app★ღ、100多门迫击炮★ღ、2门山炮★ღ,为反“围剿”做出巨大贡献★ღ。欧宝娱乐★ღ!OB欧宝·体育欧宝体育app★ღ!OB欧宝体育★ღ,